荣智健(1942年1月31日),汉族,企业家,出生于上海,毕业于天津大学,现任隆源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。荣智健的家族背景显赫,他的爷爷荣德生是清朝末年的棉纺大王,父亲荣毅仁曾是中国首富。
荣智健在年轻时便展现出卓越的商业才能,尽管未能接受高等教育,但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智慧,在商界取得了显著成就。1960年代,他进入商界,先是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,随后于1969年创办了自己的贸易公司。随着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,他逐渐将业务扩展到房地产和酒店行业,尤其是在1980年代的房地产繁荣时期,荣智健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,成功地投资了多个重要项目,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。
1978年,荣智健移居香港并创办了爱卡电子厂,主要生产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产品。由于他在担任工程师时发现了其中的商机,爱卡电子厂很快在香港站稳脚跟并取得了成功。1982年,他与人合作在美国创办了加州自动设计公司,进一步拓展了他的商业版图。
1986年,荣智健加盟中信香港公司,随后相继担任中信香港董事总经理和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。2009年因投资外汇巨亏,他辞去了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职务。
荣智健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成功,还在慈善事业上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成立了荣智健慈善基金,致力于支持教育、医疗、扶贫等多个公益项目。
荣智健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起伏,他从中国首富的地位滑落到赛马大亨,经历了财富与荣誉的起伏你知道吗?在中国商界,有一位传奇人物,他的名字叫荣智健。他的人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,充满了传奇色彩。今天,就让我带你走进荣智健的世界,一起感受这位商业巨擘的传奇人生。
荣家荣耀:家族传承的起点

荣智健,1942年出生于上海,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。荣家在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荣智健的爷爷荣德生,被誉为“面粉大王”、“棉纱大王”,是当时的中国十大首富之一。荣家不仅拥有庞大的商业帝国,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,办学校、建公园、修桥修路,造福桑梓,回报社会。
少年荣智健:上海滩的“公子哥”

荣智健小时候在上海度过,是家中的独子。据当年与他相识的人回忆,那时的荣智健是上海滩有名的“公子哥”,开着红色敞篷车,出入国际饭店、红房子请客吃饭,出手相当阔绰。他也是体育爱好者,上大学时是职业棒球手,代表上海队和天津队参加过全国的比赛。
创业之路:从电子厂到商业帝国

1978年,荣智健移居香港,创办了爱卡电子厂,任董事总经理。他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精准的判断,将爱卡电子厂成功出售,获得了丰厚的回报。随后,他离开香港,在美国创办了加州自动设计公司,专注于CAD技术的开发与应用。不久后,公司便拥有了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。
回归香港后,荣智健带着加州自动设计公司的产品回到了香港,迅速抢占了市场先机。此后,他又涉足地产、航空等领域,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收购与投资,不断扩大了自己的商业版图。
商业巨擘:中信泰富的辉煌
1987年,荣智健被中信香港集团聘为董事总经理。他策划收购国泰航空12.5%股份,并在两个月后使港龙转亏为盈。1990年,他集资100亿港元,收购香港电讯20%股份,同年收购泰富上市公司,易名中信泰富,任董事局主席。
荣智健在中信泰富的领导下,陆续将多个项目注入中信泰富,使其发展成为香港一家以基本建设、航空、地产、贸易及分销为主导的大型综合性企业。他收购大昌行,参股西区海底隧道,购入香港兴业50%股权,集资162亿港元购得中华电力20%股权。
慈善事业:饮水思源,回报社会
荣智健热心公益,关心教育。他设立了荣毅仁教育基金,在国内多间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设立教育基金。他还被授予天津大学名誉教授。1994年至1997年,他曾被委任为港督之商务委员会成员,1994年被选为香港马会董事,1995年成为香港高尔夫球会首位华人主席。
荣智健的近况:低调的慈善家
近年来,荣智健逐渐淡出公众视野,过上了低调的生活。他很少抛头露面参加各种商业活动,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。2023年清明节期间,81岁的荣智健携荣氏宗亲现身无锡梅园景区,祭祖扫墓。他多次向梅园管理方捐款达1000多万元,关心家乡的发展。
荣智健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他从一个上海滩的“公子哥”成长为一位商业巨擘,又从商业巨头转变为低调的慈善家。他的故事,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,更是荣氏家族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晶。让我们为这位传奇人物点赞,也为他的慈善事业喝彩!
本站内容均为信息分享,转载仅引用已公开的事实性消息(时间、地点、事件等),明确标注来源。不复制他人原创性内容,若涉及权益争议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