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,全国生猪价格情况如下:
1. 总体情况:
清明节过后,生猪购销较为冷清,猪价以横盘整理为主,呈现小幅涨跌震荡的走势。
4月上旬,全国生猪(外三元)价格为14.7元/公斤,与上期持平。
2. 具体价格:
4月10日,全国生猪(外三元)标猪报价在14.6元/公斤,北方地区涨跌调整,南方市场以弱稳为主。
4月11日,外三元标猪出栏报价在14.61元/公斤,市场延续震荡偏强的局面。
4月12日,外三元标猪报价在14.63元/公斤,上涨0.02元。
3. 市场分析:
受气温回升和中大猪支撑不足影响,价格延续偏弱的局面。
北方多地标肥价差收窄至0.1~0.2元/公斤,部分地区标肥价差倒挂现象增多。
市场存在一定恐慌情绪,尤其是南方部分地区,屠企对于中大猪承接不足,大猪出栏难度加大。
4. 合约价格:
截至4月9日,生猪近月合约反弹,2505合约报价在13575元/吨,上涨95元/吨;生猪2507报价13770元/吨,上涨135元/吨;生猪2509合约报价在14230元/吨,上涨140元/吨。
综上所述,当前全国生猪价格总体保持稳定,略有震荡,具体价格在14.6至14.7元/公斤之间波动。市场情绪较为谨慎,供应端和需求端均存在压力。亲爱的读者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全国生猪价格这个话题。你知道吗?最近猪价可是大起大落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咱们就一起来探究这背后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势吧!
一、猪价涨跌背后的秘密

据【4月16日猪价】数据显示,2025年4月16日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14.88元/公斤,较昨日猪价下跌0.05元/公斤,跌幅0.33%。从全国28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统计范围内看,今日呈现3涨9平16跌态势。上海、浙江地区为全国最高价15.5元/公斤,福建部分地区为15.4元/公斤,重庆、四川部分地区为14.8元/公斤,新疆地区为全国最低价14.6/公斤。
那么,猪价涨跌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?首先,我们要了解供需关系。近期,我国生猪供应量有所增加,而需求端表现疲软,导致猪价下跌。此外,饲料成本上涨、疫病等因素也对猪价产生了影响。
二、猪价上涨的原因

虽然目前猪价整体呈现下跌趋势,但也有一些地区出现了猪价上涨的情况。比如,【16元时代来临!”2025年猪价逆天翻盘!这些地区已涨疯!】报道指出,北方地区因供应缺口和政策拉动涨幅显著,黑龙江省单周涨幅达8.3%,标猪均价突破17元/公斤;山东、河南等省份价格达16.7-16.9元/公斤。
那么,猪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?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 供应端收缩:2024年能繁母猪存栏量阶段性下降,叠加疫病后产能恢复缓慢,导致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1.8%。
2. 政策与成本支撑:4月国家启动新一轮猪肉收储计划,政策托底效应强化市场看涨预期。玉米、豆粕价格低位运行,养殖成本下降刺激压栏惜售情绪。
3. 消费回暖预期:二季度餐饮需求季节性回升,叠加五一假期备货,屠宰企业开工率逐步提升。
三、猪价未来的走势

那么,猪价未来的走势会怎样呢?【04月17日猪价:猪价走低背后:供应过剩与消费淡季双重影响!】报道指出,短期内,猪价或继续震荡上行,北方高价区有望突破18元/公斤,南方主流价格或达16-17元/公斤。但中长期来看,2025年猪价或维持13-16元/公斤的周期性高位,但区域分化和市场博弈将加剧波动风险。
四、养殖户如何应对市场变化
面对猪价涨跌,养殖户应该如何应对呢?以下是一些建议:
1. 关注市场动态:密切关注猪价走势,了解供需关系、政策变化等因素。
2. 灵活调整生产策略:根据市场情况,合理控制养殖规模,避免盲目跟风。
3. 降低养殖成本:通过提高养殖技术、优化饲料配方等方式,降低养殖成本。
4. 加强疫病防控:做好疫病防控工作,确保生猪健康。
全国生猪价格涨跌起伏,背后原因复杂。作为养殖户,我们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灵活调整生产策略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内容均为信息分享,转载仅引用已公开的事实性消息(时间、地点、事件等),明确标注来源。不复制他人原创性内容,若涉及权益争议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。